▲上图:笔者查阅了它的数据丰度,发现南大西洋的数据很丰富,上图可见一斑。笔者估计可能多少是因为南大西洋的南部水域,尤其是靠近南极洲的部分,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海洋区域之一。这里富含磷虾和其他小型浮游生物,是各种须鲸(如座头鲸、南露脊鲸、蓝鲸、长须鲸、塞鲸、小须鲸等)的主要食物来源。上图图源:bluecorridors
这项突破性的工作,旨在清晰展现巨鲸赖以生存的“蓝色走廊”——这些是它们在广阔海洋中觅食、繁殖和社交的关键迁徙路径。在对来自全球50多个研究小组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之后,这一平台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给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制定和海洋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6月9日~13日,法国尼斯)召开前夕推出的BlueCorridors.org,其目标与《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到2030年保护30%海洋的宏伟目标高度契合,同时也体现了为什么要批准《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BBNJ)。
该平台的核心功能,使它成为了一个海洋保护领域的强大工具:用户可以根据物种和季节,生成并分享详细的鲸鱼迁徙路线图,直观了解这些海洋巨兽的全球旅程;平台提供丰富的保护数据,为未来海洋保护区的合理设计和有效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保护措施能够覆盖最关键的区域;
该平台整合了航运路线、捕捞强度和气候变化等威胁层,平台清晰地揭示了鲸鱼在迁徙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帮助决策者更精准地识别问题所在;此外,这个平台还展示了鲸鱼最脆弱的热点区域的实际案例,并提供了各国政府可以采取的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UNOC3)海报。鲸鱼背景图摄影:赵宇
查看了该平台的官宣,里面也提到了存在的挑战:这些生命线正面临日益增长的威胁。尽管经过数十年的保护工作,14种大型鲸鱼中仍有7种处于濒危或易危状态,它们面临着船只撞击、渔具缠绕、水下噪音、塑料污染以及气候变化加速带来的日益严峻的风险。
BlueCorridors.org的推出,提供了一个数据展示工具,也连接起了全球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保护实践者的桥梁,共同为海洋鲸豚及它们生存的蓝色家园来努力。南安普顿大学该倡议的联合负责人Ryan Reisinger博士表示:“这是保护的未来——开放、协作、并以科学为基础。通过将威胁与解决方案联系起来,这个平台支持更智能、更协调的海洋规划,它将跨越行业和国界。”
2025年6月9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UNOC3)在法国尼斯开幕。现场摄影:木木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思考题·拓展思维
Q1、我们中国有没有这类平台?这个案例能给我国科研界带来什么启示?
Q2、BlueCorridors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不可否认,这种黑科技为海洋保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不过,这种高度依赖科学数据和技术分析的保护模式,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真正激发全球公众的广泛参与和个体责任?除了提供信息,这个平台(或者说这类平台)是否还可以探索更具创新性的方式,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远在千里之外的鲸鱼保护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股更强大、更持久的保护力量?
Q3、“30%”的保护区域 vs 鲸鱼的“蓝色走廊”之间,是否存在最优的重叠、以及协同策略?在实际划定和管理这些保护区时,如何平衡鲸鱼迁徙需求与渔业、航运等人类活动之间的矛盾?怎样确保这些海洋保护区不仅是纸面上的数字(俗称的“纸上公园”是也),而是真正能为鲸鱼提供安全通道的“生命线”?
本文参考资料
http://bluecorridors.org/news/-bringing-whale-superhighways-to-life---a-new-digital-platform-a-game-changer-for-ocean-conservation
文 | 王海诗
编辑 | Linda Wong
排版 | 绿叶
OceanWetlands
引
用
本
文
王海诗.30年数据积累!这张“蓝色走廊”地图,告诉你鲸鱼去哪儿了.海洋与湿地.2025-06-11
一手尽揽海洋潜水资讯~潜游小红书、微博上线啦!
获取详情
潜水员出行必不可少的保险!
获取详情
潜游预定/行程
获取详情
☝️ 2025年8月马代北线 Manta 行程 ☝️
☝️ 2025-26年泰国斯米兰/红石紫石船宿行程 ☝️
☝️ 菲律宾海豚湾PG考证/FD行程 ☝️
☝️ 2025年马来西亚仙本那考证/FD行程 ☝️
☝️ 汤加观鲸行程 ☝️
☝️ 2025年10月印尼班达海船宿行程 ☝️
除了行程,我们还可以协助预定全球船宿和度假村,
目的地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潜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