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政治类误译事件

编辑

中文谷歌翻译曾多次在两岸关系、中国内地与香港关系等政治类议题上出现误译,引发争议。

2006年、2007年,谷歌翻译相继出现“辱华”翻译,“I thought this was shame(我认为这是一个耻辱)”被误译为“我认为这是中国的耻辱”,“物极必反”被误译为“Taiwan independence(台湾独立)”。[20]

2012年,有网友发现“Taiwan is not a part of China(台湾不属于中国)”被误译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若将句中的台湾换成其他国家,误译同样成立。另外无论输入“Diaoyu Islands is not a part of Taiwan”或“Diaoyu Islands is not a part of Taiwan”,均会出现“钓鱼岛属于台湾”。[21]

2018年,谷歌翻译在“A比B厉害”这一类句子的翻译上出现错误,“中国比台湾厉害”被翻译成“China is worse than Taiwan”,即“中国比台湾差”[22][23]。

2019年香港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期间,网友发现“so sad to see Hong Kong became China(很难过看到香港变成中国)”被误翻译为“很高兴看到香港变成中国”。网友猜测有组织对谷歌翻译进行攻击,从而影响翻译结果。[24]

2020年,台湾网友指谷歌翻译即使在选择繁体中文的情况下,仍会出现较多中国大陆习惯用语,如“President Tsai Ing Wen(蔡英文总统)”竟被翻译成“蔡英文主席”。同样的错误在微软翻译中也有发生。有台湾网友担忧台湾习惯用语会因翻译软件流行而被中国大陆习惯用语取代。[25]

2021年1月,有网友发现“China breaks promise(拉)”被误译为“中国信守承诺”。但将中国替换成其他国家后并不会出现错误翻译。[26]

2021年11月26日,有中国大陆网友发现,在谷歌翻译的英文翻中文程序中,在英文对话框输入“艾滋病毒”等相关词汇,对应的中文翻译就会出现恶毒攻击中国的词汇[27]。该消息经部分媒体及安徽团省委的微博发布后,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并导致大批中国大陆网友在评论区表示抗议,称该事件为“人为导致”,也有网友在验证后发现部分结果还出现攻击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词语。同日晚间,Google官方微博@Google黑板报先是在北京时间22:03发布微博,表示“我们已经了解到Google翻译出现的问题并正在解决。”随后在23:14分,Google在微博上表示问题已经解决,并称“Google翻译是一个自动翻译器,通过数百万已有翻译的模式为用户找到最佳翻译,然而有些模式会导致错误的翻译。”[28]而有网友在验证后表示,该事件疑似为有预谋及通过机械学习等行为操纵的行为,所谓“辱华”流程的验证逻辑与用户的正常使用习惯不同,该次事件与2009年谷歌涉黄事件之中出现“儿子母亲不正当关系”等“涉黄”联想词的行为类似[29]。

俄文误译事件

编辑

2022年4月9日,据多家俄罗斯媒体报道,在谷歌翻译的英文翻俄文程序中,在英文对话框中输入词组“亲爱的俄罗斯人(dear russians)”后,程序会建议将该词组替换成“死去的俄罗斯人”,并且在翻译后的俄文对话框中该词组中的形容词“亲爱的”会被替换成“死去的”,但是在翻译该词组中带有其他国家的名称时,则没有出现上述错误。[30]目前Google已纠正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