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谜:玫瑰花树下的“浪漫”隐喻

事发地点在终南山后山谷,更巧的是,就在杨过和小龙女种的玫瑰花树下。玫瑰花象征啥?爱情和浪漫啊!可这儿发生的事跟浪漫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反而是个悲剧。有人猜,金庸是不是用玫瑰暗示小龙女的命运——带刺的玫瑰,看着美却碰不得,尹志平摘了这朵花,最后赔上了性命。毕竟尹志平可是丘处机钦点的全真教未来掌教,前途一片光明,就因为这一步错,身败名裂,最后还死了,确实应了“带刺”的隐喻。

但反过来想,用浪漫的玫瑰花树做这种悲剧的背景,多少有点违和。是金庸故意用反差感突出命运无常,还是单纯觉得“花树下”画面感强?反正这地点选得挺微妙,细品有点扎心。

第三个谜:蒙眼布的“未卜先知”

尹志平作案时,用一块布蒙住了小龙女的眼睛。这里有俩矛盾点:第一,小龙女从小在古墓长大,夜视能力超强,晚上看东西跟白天一样,尹志平蒙她眼干啥?难道他知道小龙女有这本事?第二,欧阳锋武功多高啊,要是尹志平在旁边偷窥,早该被发现了,可他不仅没被发现,还能精准知道小龙女被点穴动不了,趁机下手。他咋知道的?难不成提前踩过点?还是金庸为了让他“顺利得手”,强行让欧阳锋和杨过“眼瞎耳聋”?

更离谱的是,尹志平蒙眼这招,像极了“此地无银三百两”。明明小龙女看不见他,他非多此一举,结果反而因为这块布,让小龙女误把他当成了杨过。这道具用得太刻意了,与其说是作案工具,不如说是剧情工具,专门用来制造误会的。

第四个谜:“嗅觉失灵”的小龙女

武林高手的五感都比常人灵敏,尤其是嗅觉和听觉。小龙女跟杨过朝夕相处,怎么会闻不出他的气味?可书中写得清楚:小龙女被侵犯时,一开始害怕,后来居然“情欲暗生”,还以为是杨过在逗她,甚至觉得“又是惊喜又是害羞”。这就奇怪了,杨过啥性格她不清楚吗?就算再“开放”,也不至于不确认身份就这么被动接受吧?

有人说,小龙女从小在古墓长大,对男女之事不懂,所以反应异于常人。但就算再单纯,朝夕相处的人啥气味、啥手感,总能分辨出来吧?这里只能解释为,金庸为了让误会成立,强行让小龙女“嗅觉失灵”,甚至“智商下线”。毕竟后面杨过断臂、小龙女失身,两人历经磨难才在一起,这种“不完美”的设定,更能突出他俩爱情的坎坷和珍贵。

为啥说这些细节“不合理”?

说白了,这些“bug”都是金庸为了剧情牺牲逻辑的结果。小龙女失身是《神雕侠侣》的重要转折点:一来,打破了小龙女“不食人间烟火”的完美形象,让她的人物更立体;二来,为杨过和小龙女的感情增加障碍——在封建时代,女子失身是大事,他俩却能冲破世俗走到一起,更显爱情伟大;三来,推动尹志平的悲剧线,突出“一步错步步错”的宿命感。

但从现实逻辑看,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差、玫瑰花的隐喻、蒙眼布的多余、嗅觉的失灵,确实经不起推敲。不过话说回来,武侠本就是“成人的童话”,太较真现实逻辑就没意思了。金庸用这些细节,说到底是为了讲好一个“爱而不得、失而复得”的故事,让读者为杨过和小龙女的命运揪心,这就够了。至于合不合理,反正咱们看得上头了,就算成功了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